山海迎丰收,沃野飘稻香!汕尾市庆祝2024年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明日开幕
共绘善美丰景,山海收沃汕尾市庆礼赞丰收中国。迎丰野飘汕尾市庆祝2024年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暨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“鹭影渔乐”特色赛将于9月20日至22日在海丰县联安镇举办,稻香绘就“农味”“趣味”兼备的祝年中国丰收图景。
据悉,丰收汕尾正聚焦“做实做强西承东联桥头堡全力打造东海岸重要支点”战略定位,节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、后发赶超,更高水平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,落实“明珠系列”攻坚行动,进一步深化乡村建设、产业、改革、治理等工作,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。
兴产业
农林牧渔增速领跑
“食为民天,农为正本。”近年来,汕尾市聚焦海洋渔业百亿级产业大平台,以甘薯、丝苗米、生猪、荔枝、茶叶、青梅等6个十亿级产业为主导,大力培育晨洲蚝、湖畔咖啡、陂洋菠萝、布金阳光葡萄、塔岭粉签、奎池油柑等N个特色产品,形成“1+6+N”的产业发展格局。
陆河青梅、晨洲蚝、陂洋菠萝、莲花山茶……一个个“土特产”成为“金字招牌”,不仅丰富着消费者的餐桌,也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更多“真金白银”。“我们以‘明珠二号’攻坚行动为抓手,推动我市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。”汕尾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今年春,汕尾召开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,分解细化各县(市、区)粮食和油料生产目标,压实粮食生产工作责任。联安镇大力推广“稻稻麦”“稻稻薯”“稻稻菜”等“稻稻+”轮作模式,在优冲村推行稻茭混种达六百多亩,开展冬种小麦试点种植,今年增种至300亩,每亩可增收近700元,扩大推广“香雪丝苗”“莲香丝苗”“野香优莉丝”等优质品种种植规模,农作物产量产值稳步增长;发展特色果蔬种养,火龙果、香水柠檬、荔枝、龙眼、香蕉等特色果业种植面积1580亩。联安镇海水养殖、淡水养殖同样成果累累,今年上半年海水养殖、海洋捕捞产量10642吨,淡水养殖、淡水捕捞产量776吨,其中生蚝成为渔塭养殖的招牌产品。
9月,中广核“伏羲一号”风渔融合示范项目正式投产,“因海而兴、向海图强”的蓝图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,预计投产后年产优质海水鱼类约900吨,年产值可达5400万元。当前,汕尾正在规划20片海洋牧场选址,创新“飞海”开发、“拿海即开工”等机制,全力打造产业集群,加快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。
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方面,汕尾新增4家省级、1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。加快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,陆丰、海丰上榜首批广东甘薯提升行动重点县名单。培育本地品种“凤山红灯笼”“红嵄荔”,引进“井岗红糯”“冰荔”“仙进奉”“迟美人”“红美人”等15个优质荔枝新品种。
农产品品牌和市场有效提升。今年以来,汕尾新增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3家、绿色食品4家,“陆丰甘薯”上榜“粤字号”农业品牌目录。利用深圳帮扶优势,新增4个优质农产品通过“圳品”认证。组织全市各地特色农产品参加预博会、薯博会等省内外高端展会近10场次,线上开展网络直播带货活动20余场次,到深圳开展汕尾海鲜专场推介会,擦亮“天下海鲜,汕尾领‘鲜’”金色招牌,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。
据统计,上半年,汕尾农林牧渔总产值同比增长6.2%,居全省第二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.7%,居全省第一。
融文旅
盘活乡村闲置资源
当前,汕尾坚持水产城共治,统筹推进水域治理、岸线整治、道路建设、设施配套等工作,着力打造多功能一体的水陆生态廊道。
在联安镇,当彩虹跑遇上“鹭影禾香”乡村振兴示范带,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情的交融就找到最佳的注脚。在红海湾遮浪半岛,当海风吹过古堡咖啡馆,“诗和远方”就近在眼前。
据了解,汕尾在全省率先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,出台《汕尾市乡村振兴示范带条例》,持续发挥乡村振兴示范带综合效益,突出农文旅融合,力推“连带成片”建设,打造出晨洲蚝乡等10条精品线路、68家民宿。
“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,下足功夫抓好风貌塑形、产业筑基、文化铸魂等工作,推动与周边景观点串珠成链、连片发展,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。要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,盘活闲置资源,健全联农带农机制,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、民宿等特色产业,进一步聚人气、引人流,让老百姓在推进‘百千万工程’中看到变化、得到实惠。”近日,汕尾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逯峰到城区调研时表示。扎根乡村振兴沃土,农文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,让更多美丽被看见,让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、发展“增量”,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。
抓改革
打造更多“粤美乡村”
发展源于变革创新。自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施以来,汕尾在改革创新上“率先冲锋”,全力向深化改革要动能,围绕县域经济体制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、绿美汕尾生态建设、农村集体经济、国资国企、营商环境、资源要素、教育8个方面改革领域,用改革的思路解决难题,用改革的办法破除障碍,用改革的手段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取得新突破。
在汕尾,越来越多的“粤美乡村”将被发现与打造,力争2025年示范创建10个“粤美乡村”。“千村千园”建设加快推进,全面提升村庄绿化美化水平。“蓝色粮仓”持续“上新”,走好走实“海洋强市、融湾先行”之路,奋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新名片。聚焦种业、装备、海洋牧场等领域,在高产优质突破性新品种、深远海养殖装备、荔枝保鲜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。更多“圳品”、汕农优品等品牌通过直播电商,实现“小农户与大市场”精准对接,走进湾区、迈向全国、走向世界。
又是一年丰收时,汕尾市庆祝2024年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暨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“鹭影渔乐”特色赛即将拉开序幕。这里有农事趣味运动项目、特色农副产品展销、本土艺术作品展示、美食体验、星空音乐汇等特色活动,吸引众人共享丰收之乐,凝聚农业强国力量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智明
- [2025-09-06 02:04] 山推装载机驰骋高原助力雅鲁藏布江沿岸风电建设
- [2025-09-06 01:58] 安徽“个转企”办理时限压缩至一日
- [2025-09-06 01:52] 安徽“新高考”考生如何选科?重要参考来了!
- [2025-09-06 01:47] 翁源年菜扛把子!土猪肉焖莲藕,承载了二百年来浓浓年味|故乡的肉味
- [2025-09-06 01:47] 安徽将稳慎推进高考综合改革,力争落地落实
- [2025-09-06 01:41] 娘酒鸡的独特魅力与大埔人的味蕾记忆
- [2025-09-06 01:22] 安徽淮北:农村“大喇叭”发出保健食品乡村行“好声音”
- [2025-09-06 01:04]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|福建各地组织开展“世界认可日”主题活动
- [2025-09-06 00:49] 从传统开采到“智绿并行”,从“一煤独大”到多链协同……
- [2025-09-06 00:48] 翁源年菜扛把子!土猪肉焖莲藕,承载了二百年来浓浓年味|故乡的肉味
- [2025-09-06 00:37] 兴农评丨火树银花不夜天,最是乡村年味浓
- [2025-09-06 00:18] 抓培训 强监管!广东多措并举守牢土壤三普质量“生命线”
- [2025-09-06 00:18] 总投资342.54亿元!又一水电站获批!
- [2025-09-05 23:58] 制止餐饮浪费|重庆:3个月查办违法案件925件
- [2025-09-05 23:55] 南农晨读
- [2025-09-05 23:47]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|五指山金鼎红茶(金毫)等4款茶叶被下架
- [2025-09-05 23:38] 安徽召开2019年教育工作会议 透露了这些重磅信息
- [2025-09-05 23:38] 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纵览|广东深圳:“稽查执法实战实训营”开营
- [2025-09-05 23:33] 新会陈皮点亮北京南站!首届新会柑花节3月8日与你“香”约
- [2025-09-05 23:28] 粤澳食品安全交流活动在江门举办